找到相关内容1553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真禅法师的佛学思想——兼论真禅法师对中国佛教传统的继承和发扬

    rdquo;。虚云还曾说,禅宗虽一超直人,非上根利智不能修;末法众生,障深慧浅,唯依持名念佛法门,得了生死,往生极乐国土。初人手与禅是二,及其成功,二而不二。唯念佛须摄心观照,句句落膛,落膛者,著实之谓也...进行死后问题的探讨。应该着重研究宇宙人生的真相,以指导世界人类向上发达而进步。他在《建设人间净土论》一文中说:“什么是人间净土?近之修净土行者,多以此土非净,必须脱离此恶浊之世,而另求往生一...

    伍先林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04366222.html
  • 汉传佛教中的五位大菩萨

    又云:‘拔一切业障根本,得生净土陀罗尼。’故人能念佛持咒,则业障自除。且念佛法门,无论利根钝根,业轻业重,但肯信愿持名,无不往生极乐世界。  (5)随喜功德:功德分二种:一者世间有漏功德,如慈善业,造桥...自己日夜所念的佛号和每日课诵。为众生回向往生极乐净土。(3)回事向理:从理论上认识,所作的一切功德,即因缘所生法。缘生无性,当体即空。佛说功德,即非功德,是名功德。  我们学习普贤菩萨十大行愿,要牢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60066516.html
  • 芒鞋踏遍亚美洲的五台山华严行者——寿冶法师

    ,经济富裕,道风入法,十分兴盛。寿冶在此,也和其他师父一样,晨钟咒赞,求其诸佛菩萨威神加被,用功修行;暮鼓赞仪,皈依佛法僧三宝,祈求往生极乐世界。每天的操劳学课,洗净了寿冶的尘心妄想,更加坚定了他的...

    肖 雨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02266804.html
  • 弘一律师对律学的贡献

    是不能得的。无论出家或在家所希望者,惟有三皈五戒。倘能真正得三皈五戒,已是很好的了。若受持五戒,来生定可为人。既能受持五戒,再持念弥陀名号,求生西方,临终定能往生极乐,岂不甚好。所以,必须重视三皈五戒...

    济 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14966877.html
  • 永明延寿大师《禅净四料简》解析

    法身大士,破无明证三德之人,尚尔回心念佛,愿生西方。又华藏海中,净土无量,而必回向西方。可知往生极乐,乃出苦之妙门,成佛之捷径也。   又永明禅师,为修行人确示要道,开出四料简。(一)有禅有净土,犹如...以“迷信”的精神猛念佛号。亦得成功往生。这是此法大方便大慈悲之处。  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。证般若智慧是大多数修法的一个共同要素。坡道:证多少般若,转多大法轮。般若不证。读许多佛经都吃力。   而...

    和尚坡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00267359.html
  • 大乘菩萨心行与佛教女性观

     这些佛菩萨以本愿成就的净土世界都很关注女性的身心苦难,但其解决方式亦如前述成佛一样,多以转女身为男身为往生净土条件。  如现今中国佛教最盛行的阿弥陀佛极乐世界,其得名即因它“无有众苦,但受诸乐”。但...不作佛。法藏比丘成佛后果如所愿,极乐世界诚然没有女性存在,无论以什么生命形式,往生极乐世界者皆从莲花化生。不过经中明确宣称极乐国土无女性,莲花化生的众生自然皆以男性身相出现,其实纯一性别没有与之相对的...

    杨孝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11167429.html
  • 藏族石刻艺术概述

    记录的传说,约在5世纪左右,拉脱脱日年赞王曾得到由天而降的四宝,四宝之一即为此“六字明咒”。“六字明咒”:是观世音的心咒,为赞叹观音菩萨(莲花手菩萨)之语。佛教徒为祈求往生极乐向莲花手唱此“六字明咒”...

    李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4268179.html
  • 弥陀净土的追寻——北宋“往生西方”著作的探讨

    词汇来描绘奇异而神话式的净土「往生」而非单纯的「死亡」。这种用极乐的「往生」取代可怕的死亡之叙述,最足以说明往生故享著作的性质与目标。毫无疑问,它们是为宣扬弥陀净土信仰,使人信向。另一方面,它们提供比...日、若六日、若七日,一心不乱,其人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与诸众圣,现在其前。是人终时,心不颠倒,即能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。【注二八】  佛教徒认为《往生传》描绘的慧远,是宣扬往生弥陀净土的最佳例证,自然...

    黄启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40268778.html
  • 试论吉藏的净土观

    三昧经》是讲禅观修习的,经中说如果人们专心称念阿弥陀佛,七昼夜之后就可以在禅定状态中看到阿弥陀佛,长期修习,死后即可往生阿弥陀佛所在的佛国净土。三国时康僧铠译有《无量寿经》(2卷),宣称如有人依法修持,念诵阿弥陀佛名号,死后就可往生极乐世界。后来,竺法护译出《弥勒菩萨所问经》、《佛说弥勒菩萨下生经》,主要宣扬弥勒净土信仰。后秦鸠摩罗什译出《阿弥陀经》(1卷),南宋畺良耶舍译有《观无量寿经》(1卷)...

    华方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4868914.html
  • 中国佛教文化论纲

    现世的痛苦;或者是积累功德,为来世往生极乐世界购买“门券”。北魏时造像风尚十分普遍,从许多造像题刻上看,都带有祈福免灾的功利性目的,或为皇帝造像,希望“皇道赫宁”,“国祚永隆”(见《金石萃编:解伯达、...

    魏承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74570090.html